1、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氢气长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发展阶段。
2、了解到,西氢东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管道全长 400 多公里,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西氢东送管道规划经过内蒙古、河北、北京等 3 省(市)9 个县区。
3、“西氢东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管道全长400多公里,是中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乌兰察布资源丰富,发展绿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乌兰察布成为西氢东送的起点。
4、随着项目推进,中石化乌兰察布10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迎来新进展。4月1日,中石化新星(内蒙古)西氢东送新能源有限公司宣布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地区氢气输送管道示范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的相关招标。
5、双方的合作,将为国内氢能市场提供更多可能性,推动氢能技术的发展与突破。中国石化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能源企业之一,每年生产氢气350万吨,约占国内14%,十四五期间还将建成1000座氢基础设施,对于氢气的运输、成本、安全都有较好的把握。
京津冀关停产业主要包括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产业。京津冀地区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对一些产业进行了关停或整合。主要关停的行业包括: 重污染工业。这些工业主要包括钢铁、焦化、水泥等产业中的高污染部分。
刘伯正介绍,在重大产业合作项目的带动下,北京对津冀的投资呈井喷态势,2016年北京企业在津冀的投资为2039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5倍。“北京把首都产业发展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同步规划和布局,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樊健说。
累计不予办理登记业务86万件、累计关停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1992家、调整疏解各类区域性专业市场594家……市发改委副主任、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伯正,首先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三年多来,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取得的成效。“这些数据背后都有非常多可以深入总结的事情。
在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首钢京唐公司二期、城建重工专用车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北京对津冀的投资在重大产业合作项目的带动下呈现井喷态势,2016年北京企业在津冀的投资达到2039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5倍。
“北京市坚持瘦身健体,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制定出台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7月26日,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人民日报主办的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表示。
风力因素,政府的治理措施。风力因素:专家们指出,风力是影响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京津冀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这有助于将污染物吹散。政府的治理措施:政府采取了措施来减少雾霾,例如限制工业排放、加强车辆管理、提高环保标准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降低了雾霾的程度。
京津冀地区雾霾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首先,政府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治理措施。例如,加强了工业污染治理,限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蒋大和观察发现,去年12月16日以后,京津冀雾霾污染的气象原因是暖湿气流占上风,且持续多日。直至12月22日凌晨,才有一股较强冷空气从西北偏北方向,向东南偏南方向进入北京。“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一个湿暖并污染,另一个干冷并洁净。
以下是我的看法:政府部门的努力 我国政府为了改善空气质量,还给大家一个绿水青山,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推行新能源,清洁煤,检查整顿污染企业等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的成效显现出来了,我国的空气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所以,京津冀地区的空气重污染次数才会下降。
从数据上来看,风吹走了霾,是一个看起来合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