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状况不仅导致环境污染,也严重制约了我国能源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给能力。 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不到发电装机容量的2%,远低于世界17%的平均水平。 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技术、投资和燃料保障等问题,推动核电更快发展。
能源结构不合理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这种单一的能源结构不仅存在供应风险,还带来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因此,如何调整能源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在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和损失。
能源问题具有全局性,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全球能源观坚持以全球性、历史性、差异性、开放性的观点和立场来研究和解决世界能源发展问题,更加注重能源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各种集中式与分布式清洁能源的统筹开发,要求以“两个替代”为方向。
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包括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在化石能源方面,我国煤炭资源丰富,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达到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占全球的13%,位居世界第三。然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而非常规化石能源如油页岩和煤层气具有较大的储量潜力。
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强调节约与开发并举,将开发置于首位。其核心在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并推动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了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减轻对环境的压力,需优先发展清洁能源,如水能和天然气,同时在经济发达但能源短缺的地区适当建设核电厂。
优化能源结构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另一个重点是优化能源结构。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化石能源,但其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因此,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强调要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发展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包括增加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供应,推动能源的低碳转型。
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节约资源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该法强调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我国实施这一战略,旨在解决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现状,减轻能源对环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