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306《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环境科学三区期刊,因子5,关注山地环境与资源管理,促进山地科学与可持续发展。H401《Environmental Science-Water Research & Technology》,环境科学四区期刊,因子5,涵盖水环境与技术研究,是水科学与技术进步的重要平台。
2、首先,《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是一本1区SCI期刊,年发表文章数超过7700篇,对国人友好,是1区期刊中相对容易发表的文章的优选。接着,《Chemosphere》被誉为“好发期刊”,收稿范围广泛,适合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投稿。
3、在环境科学领域享有顶级声誉的《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是由中国科学院认定的一区SCI期刊,其2024年合作期刊汇总中表现出色。
4、One Earth: IF 12,探讨全球环境问题的综合平台。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IF 17,专攻环境化学的快速传播内容。ENVIRONMENT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IF 14,深度评论环境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发展。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F 16,危险材料的专业研究期刊。
1、《福建建材》是一本省级月刊,知网收录,收稿方向涵盖构工程、标准与检测、路桥工程、市政工程、节能与环保、机械设备、建筑艺术、综合论述。
2、《气候政策》是一本专注于气候变化政策、经济和法律问题的期刊。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环境建模与软件》是一本专注于环境建模方法和软件开发的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 《生物保护》是一本专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系统恢复的期刊。
3、国内收稿快速的核心期刊有:《环境科学》、《安全与环境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科学》是中国最早的环境科学学术期刊,专注于环境科学领域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涵盖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的安全科学理论、工程与技术、安全管理与监察等。
4、其次,节能与环保杂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主办,同样是月刊。其ISSN为1009-539X,CN号为11-4454/TK,位于北京市,邮发代号为82-435。这本杂志同样聚焦于节能与环保领域,为学者提供了发表学术成果的平台。
5、环境类的期刊有:《环境保护》期刊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等。以下是这些期刊的简要介绍: 《环境保护》期刊:主要报道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环保技术进展、环境保护管理和生态建设的经验等内容。
环境保护期刊级别为国家级学术期刊,出版周期为半月刊,创刊于1973年。该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主管并主办。
环境保护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半月刊,期刊创办于1973年。环境保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环境保护科学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双月刊,期刊创办于1975年。环境保护科学是沈阳市环境保护局主管、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环境保护科学主要栏目设有: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处理、环境管理、环境与生态、监测分析、环境评价。
新疆环境保护期刊级别为国家级期刊,出刊周期为季刊,期刊创办于1978年。新疆环境保护是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新疆环境保护主要栏目设有: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污染与防治、监测与分析、环境与发展、环境与资源、大自然保护。
期刊由ELSEVIER出版社出版,主要收稿范围包括能源(通用)、化学健康与安全、过程化学与技术、废物管理与处置、环境工程等。其目标是成为主要的国际期刊,在工程领域发表与工业过程安全和环境保护有关的高质量原创论文。特别鼓励涉及安全或环境方面的论文,强调如何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工艺工程设计和实践。
1、首先,推荐考虑投稿至资源节约与环保杂志,该杂志由天津市节能协会主办,每月出版一次,其ISSN为1673-2251,CN号为12-1377/X,位于天津市,邮发代号为6-202。2018年版的复合影响因子为0.196,综合影响因子为0.107。这是一份专注于资源节约和环保的学术期刊,适合发表相关领域的论文。
2、宣言呼吁全国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绿色校园建设,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节约使用水电资源,降低校园能耗水平,提倡节能消费观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在校园、社区乃至全国范围广泛宣传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科普理论和成功实践。
3、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以消费大量能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当前,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低碳经济发展困难缓慢。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主要靠煤、矿产资源的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当前处于高能耗阶段,同时也是高碳经济时期。
4、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